A相关文章RTICLES
浮头列管式换热器-原理 浮头列管式换热器通过独特的浮头结构解决热应力问题。其核心在于管束一端与固定管板焊接,另一端(浮头端)通过浮动管板和钩圈与壳体分离,允许管束因温差自由伸缩(轴向移动8-12mm)。这种设计使设备可适应150℃温差工况,消除热应力引发的管板开裂风险。例如,某炼油厂应用后,热疲劳导致的停机维修次数下降92%,年运维成本降低180万元。
防焦剂废水列管式换热器-原理 防焦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强酸性(pH值2—4)、高氯离子浓度(500ppm以上)及高温(90—100℃)特性,对换热设备提出三大核心要求:精准温控:废水需严格控制在60—80℃,传统设备因控温不足(±5℃)易导致焦化物沉积,堵塞管道并降低后续生化处理效率。
蒸汽列管式换热器-原理 列管式汽水热交换器作为工业热能转换领域的核心设备,凭借其高效、稳定、结构紧凑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药、食品加工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其通过蒸汽冷凝与水加热的相变过程实现热能传递,成为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
化工碳化硅换热设备-原理 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其物理化学特性为换热设备性能跃升提供了核心支撑:耐高温极限:熔点达2700℃,可在1600℃高温下长期稳定运行,短时耐受2000℃温度。例如,在煤气化装置中,设备成功应对1350℃合成气急冷冲击,温度剧变耐受性达400℃/min,避免热震裂纹泄漏风险。
氯化钡缠绕管换热器-原理 氯化钡作为化工、制药、冶金等领域的核心原料,其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热量交换环节,但传统换热设备面临两大核心难题:腐蚀问题:氯化钡溶液在高温(100℃)或含Cl⁻、SO₄²⁻等杂质时,会加速对金属材料的点蚀、缝隙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