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相关文章RTICLES
材料创新:碳化硅-石墨烯复合管实验室测试传热性能提升50%,抗热震性提升300%,有望在2026年实现工业化应用。 结构优化:双螺旋结构增强湍流,传热效率较单螺旋提升18%,压降降低12%。 系统集成:开发热-电-气多联供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突破85%,在雄安新区综合能源站实现商业化运营。
缠绕螺旋管换热器的核心在于其螺旋缠绕结构。换热管以3°—20°的螺旋角度紧密缠绕在中心筒上,形成多层、多圈的螺旋通道。这种设计通过以下方式突破传统换热器局限:换热面积倍增螺旋缠绕使单位体积内的换热管长度增加3—5倍。例如,管径8—12mm的换热管在1立方米空间内可实现100—170平方米的换热面积,是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10倍以上。
螺旋缠绕管换热设备的核心部件为螺旋缠绕管束,由多根换热管以特定螺距和缠绕角度反向缠绕在中心筒上形成。其结构特点包括:多层缠绕:换热管以单管或多管焊接方式呈螺旋状紧密排列,相邻层缠绕方向相反,形成复杂流体通道,增加换热面积。
旋缠绕板式换热设备的核心在于其三维螺旋缠绕结构。换热管以螺旋线形式缠绕于中心筒体,形成多层交叉的流体通道,相邻层缠绕方向相反,缠绕角度控制在3°—20°之间。这种设计使流体在螺旋通道内产生强烈的二次流与湍流效应,湍流强度较传统设备提升3—5倍,雷诺数突破10⁴,传热系数可达5000—14000 W/(m²·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