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诚信促进发展,实力铸就品牌
服务热线:

18660167086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管壳式换热机组-原理

管壳式换热机组-原理

发布时间: 2025-09-23  点击次数: 71次
  在现代工业生产、区域集中供热、暖通空调(HVAC)及能源回收等领域,热量的交换与传递是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作为热能工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管壳式换热机组凭借其结构坚固、适应性强、维护方便、传热效率高等优势,长期占据着换热设备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不仅承担着工艺流程中的加热、冷却、冷凝等关键任务,更在节能减排、提升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什么是管壳式换热机组?
  它并非单一的换热器,而是以管壳式换热器为核心,集成了循环水泵、控制系统、阀门管路、仪表、保温外壳等组件的成套设备。它将原本分散的换热设备与辅助系统高度集成,形成一个功能完整、即插即用的“交钥匙"解决方案。机组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广泛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热力站、工业工艺冷却、余热回收、中央空调系统、化工生产等多个领域。
  
  其核心——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板和封头等主要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间壁式传热:一种流体(如热水、蒸汽或高温工艺流体)在管程(管内)流动,另一种流体(如冷水或低温介质)在壳程(管外与壳体之间)流动,热量通过金属管壁从高温流体传递给低温流体,实现能量交换,而两种流体互不混合。
  
  二、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核心结构:
  管束:由多根直管或U形管组成,是传热的主要通道。管材通常选用不锈钢、铜、钛或碳钢,根据介质腐蚀性选择。
  壳体:容纳管束和壳程流体的圆筒形压力容器,通常为碳钢材质。
  管板:位于管束两端,用于固定管子并分隔管程与壳程流体。
  折流板:安装在壳体内,迫使壳程流体横向冲刷管束,增强湍流,提高传热效率,同时支撑管束防止振动。
  封头与管箱:连接管程进出口,引导流体进入和离开管束。
  流动方式:
  管壳式换热器常见的流动方式有并流、逆流和错流。其中,逆流布置(两种流体沿相反方向流动)能实现最大的平均温差,传热效率高,是工业中常用的配置。通过多管程(流体在管内多次折返)或多壳程设计,可进一步优化传热性能。
  成套机组的集成优势:
  循环水泵:提供二次侧(如供热管网或空调水系统)循环动力,确保水流稳定。
  控制系统:通常配备PLC或智能控制器,可实现温度、压力、流量的自动调节,根据室外温度或用户需求自动调整供水温度,实现按需供热,节能显著。
  安全保护:集成安全阀、压力表、温度传感器、过滤器等,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模块化设计: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便捷,缩短工期,减少施工风险。
  三、主要类型与适用场景
  根据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多种类型:
  固定管板式: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温差不大的场合。
  浮头式:一端管板可自由浮动,能有效补偿管束与壳体间的热膨胀差,适用于温差较大、壳程需清洗的工况,维护性好。
  U型管式:管束为U形,仅需一块管板,管束可自由伸缩,耐温差能力强,但管内清洗困难,适用于壳程结垢少的场合。
  填料函式:通过填料密封实现管束自由伸缩,适用于高温高压工况。
  在应用层面,常见于:
  集中供热系统:作为热力站的核心,将一次网的高温热水或蒸汽的热量传递给二次网,为居民或建筑供暖。
  工业冷却:用于冷却反应釜、压缩机、润滑油、液压油等高温工艺流体。
  余热回收:回收烟气、废水中的余热,预热锅炉给水或生活用水,提高能源利用率。
  空调制冷系统: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实现制冷剂与冷却水/冷冻水的热量交换。
  四、技术优势与节能价值
  高效传热:通过优化管径、管距、折流板间距等设计,可实现较高的传热系数。
  结构坚固,寿命长:承压能力强,耐高温,适用于恶劣工况,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维护方便:尤其是浮头式和U型管式,可抽出管束进行清洗和检修,减少停机时间。
  适应性强:可处理高压、高温、腐蚀性或含杂质的介质,应用范围广。
  节能降耗:通过精准的温度控制和高效的换热性能,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五、选型与维护要点
  选型时需综合考虑换热量、流体性质(温度、压力、腐蚀性)、允许压降、空间限制及预算等因素。维护方面,应定期检查水泵运行状态、清理过滤器、监测水质(防止结垢与腐蚀)、检查阀门和仪表,并按计划对换热器进行化学清洗或机械清洗,以保持高效运行。
  随着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现代管壳式换热机组正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紧凑化和长寿命方向发展。通过集成先进的控制算法、采用新型高效传热表面(如波纹管、螺旋槽管)和耐腐蚀材料,其性能不断提升。

管壳式换热机组-原理